热线:18291891286/029-88662823
当前位置:首页>>路政管理>>公路养护运营安全管理的事前与事后分析
公路养护运营安全管理的事前与事后分析
日期:2009-12-01来源:作者:公路养护
        我们知道,高速公路全程封闭、路况较好、标志齐全,事故率仅为一般公路的1/3-1/4。与此同时,高速公路上车速更快,事故灾难程度也更大,事故死亡率是普通公路的两倍。随着高速公路里程的增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五年里,全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年平均增幅为10.8%,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如何提高运营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已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b]  安全运营的三大影响因素[/b] 
  高速公路安全运营涉及人、车、路三种要素,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安全运营的整体工作。 
  人:人是影响运营安全管理的首要因素。据统计,有80%~85%的交通事故是因人而出,70%的交通事故因为驾驶员失误,其中95%由人为因素引起。人的因素具体表现为“四不”,即:一不遵守法律法规,二不强化安全意识,三不掌握驾驶技术,四不熟悉行车路线。 
  车: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中有5%的交通事故源于车辆本身的因素,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则有有10%左右。这类事故主要是由车辆的机械故障引起的,比如车辆制动系统失灵、转向失灵、轮胎脱出或爆裂、灯光失效或过于眩目等。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因车况不良引发交通事故大幅上升,仅轮胎爆裂引发的交通事故就有19%。 
  路:这里主要指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道路品质和沿线设施等。首先,线形设计与交通事故关系较大,例如道路的曲率半径过小、直线距离过长、视距过近、纵坡过大、平纵线形不协调等。其次,道路品质也是影响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原因之一。例如路面的强度、平整度、稳定性、抗滑性和桥涵结构安全等。同时由于高速公路车速快,路面上很小的障碍物或极小路面结构破损都可能酿造大事故。第三,高速公路沿线的安全设施、设在服务区内以供驾乘人员的服务性设备设施,以及用于交通控制和管理的监控设备、紧急救援电话、可变情报板等,这些设施都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基础设施。 

  运营安全管理的三项措施 
  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是一项涉及多个部门、多项技术、多种环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总方针,重点放在事前防控、事后处置方面,对人、车、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将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建立事前防控体系 
  事前防控是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管理是最为最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第一,对人为因素的防控。人为因素有两种可能:一是“不知不可为而为之”。车辆越来越多,驾驶员培训工作也需完善。一方面培训周期较短、实务较少;另一方面,培训内容更新较慢、教学模式变革滞后,涉及高速公路的很少;多数人取得驾驶资格后并不具备独立操作的技能和信心,预见并处置紧急情况的能力不足。二是“知之不可为而为之”。我国存在“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一些驾驶员法律意识、安全理念淡薄,对不安全行车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人为因素的防控,一是应加快驾驶员培训体系改革和完善,严把驾驶员从业资格关;二是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长效警示教育制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三是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如欧洲国家在车辆内安置的行车记录仪,可在行驶过程中记录车辆的行驶信息。交警通过记录卡可以获知该车在行车过程中,是否存在超速现象、疲劳驾驶等各种信息。而在国内,大多是在局部路段的某一点位上测速,大多数路段处于“管理真空”。 
  第二,对车辆因素的防控。一是车辆管理部门要严把车辆年检关,尤其是方向、制动、灯光、轮胎等部件,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予过关。二是建立完善的车辆安全检查制度,特别是运营车辆所在单位必须定期检查车辆,及时发现车辆部件存在的故障和隐患,并指定人员、限定时间、规定措施落实整改。三是高速公路交警和收费员严把入口关,对存在安全部件缺损或故障的车辆,坚决拒之路外。 
  第三,对道路因素的控制。事故多发路段一般集中在坡道较短的纵坡和纵坡接弯道处、匝道内、平直路面接急弯道超高处等地,这主要是受平面线形和线形组合设计的条件限制,取值往往为标准下限,加之安全设施不完善,行车安全很难保证。一是在高速公路道路线形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行车安全因素,提高道路线形设计标准,受条件限制道路线形只能取标准下限值时,应辅以限速等警告标志和防眩设施,提高弯道超高标准。二是建立交通安全工程师审验设计报告制度,将道路不安全因素扼杀在设计阶段。三是建立完善的道路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影响行车安全的道路病害和交通设施缺损情况,并在规定时限内予以修复。同时,通过巡查尽可能减少由于过往车辆抛、洒、滴、漏形成的道路障碍引发交通事故。 

  事后快速处置程序 
  有人认为,事故发生后的处置事宜对运营安全管失控制在最低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该事故引发二次事故,造成事故后果的扩大和蔓延。 
  第一,完善信息搜集和报送程序。首先,建立信息搜集列表,就针对道路有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将必须搜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分类后制成表格。其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用设备与人员结合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细节信息。最后,科学统筹,按轻重缓急和现场处置的实际需求,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送给相关单位和部门。 
  第二,建立现场处置的协作模式。一般说来,高速公路管理涉及到交警、路政和经营单位,简称为“一路三方”。此三方职能不同、工作重点不同,但是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他们的共同原则。整个处置流程主要由交通管制、抢救伤员、事故勘察、道路清障、现场清理等环节组成,各环节顺序有先后,任一环节拖沓都会影响整体处置速度。在处置过程中,三方必须互相协调、通力合作,减少处置时间,确保现场车辆和人身的安全。 
  第三,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技能。首先,应建立长效的培训教育机制,交警、路政和经营单位都要定期组织有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缩小各个人员相互之间的业务差距。其次,应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让每位工作人员之间相互比较,主动查找业务能力上的不足,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和风气。最后,应建立持续改进制度,通过对各类事故处置过程的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在今后加以推广和改正,不断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