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出发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然洒向大地,城市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公路人的一天已悄然开启。养护站的职工们熟练地检查着铁锹、扫帚、动力站、割草机、冷补料等各类养护工具和材料,这是他们守护公路的“武器”。
完成当日的班前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后,车辆缓缓驶出了养护站的大门,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公路人坐在车内,眼神专注而坚定,望着窗外逐渐后退的街景,心中早已规划好今日的工作路线。他 们深知,每一段公路,都承载着无数人的出行安全,而每一次的出发,都是对责任的践行,这份认真,如同每日准时升起的朝阳,从未缺席。
病害修复的奋战 坑槽的规范化修补
春运和“两会”保畅刚刚落下帷幕,护航春耕的战斗又再次打响,每年的2、3月份都是公路病害集中显现的时候……养护车辆刚刚驶至国道312线K1871+400,火眼金睛的李站长就发现了路面有两处坑槽,他立即安排大家下车进行处治,安全员和女职工们负责布置施工作业区,指挥交通,男职工们有的负责卸冷补料,有的负责对冷补料进行加热,有的负责对坑槽病害进行清理、有的负责摊铺、有的负责压实……大家分工合作,有序衔接,经过一番娴熟施工作业,两处坑槽病害处均已平平整整。伴随着标志桶和标志牌的装车以及职工们的欢声笑语,橘色养护车又再次驶向远方,留下了已经修补完成仍旧冒着白烟的路面和一条坦途。公路人像除妖不净誓不罢休的孙悟空,像穿山越岭为树木诊病的啄木鸟,哪里有坎坷崎岖,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裂缝精细处理
处理路面裂缝,公路人更是一丝不苟。首先,他们使用开槽机沿着裂缝精准地开出整齐的槽口,机器的轰鸣声在耳边回荡,扬起的灰尘弥漫在空中。开槽完成后,便开始清缝工作,用高压吹风机将槽内的灰尘、杂物彻底清除,确保缝隙干净整洁。紧接着,灌缝环节至关重要,公路人将加热好的密封胶缓慢倒入槽内,控制着流速和流量,让密封胶均匀填满缝隙,并仔细地将多余的密封胶刮平,使路面恢复平整美观。每一道裂缝都像是一道考题,公路人用专注和耐心“抚平”公路的每一道伤痕。
巡查路上的坚守 隐患排查行动
公路巡查的路上,公路人时刻保持警惕,每一座桥梁都是重点检查对象,他们仔细查看桥墩是否稳固,桥身是否有裂缝,栏杆是否松动;对于标志标线,他们认真检查其清晰度和完整性,褪色或损坏的,都详细记录下来。一旦发现隐患,能现场处理的,立刻动手解决,无法当场处理的,迅速设置警示标识,并及时上报,安排专业人员尽快修复,确保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公路安全的蛛丝马迹。
恶劣天气应对
即便面对恶劣天气,公路人的巡查脚步也从未停歇。雨天,雨水模糊了视线,他们穿着雨衣,艰难地在湿滑的路面上行走,仔细查看是否有积水路段、边坡是否有坍塌迹象。高温天气,地面滚烫,热浪袭人,他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公路上,检查各类设施是否因高温变形。恶劣的天气是挑战,更是考验,可他们始终坚守,用行动诠释着对公路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守护着公路的畅通无阻。
路域环境整治
路域环境整治是公路养护中最为习以为常且至关重要的工作,不仅关乎着道路交通环境的美观度,而且关系着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废弃的包装袋、饮料瓶等垃圾,在风中肆意翻滚,公路人拿着垃圾袋和扫帚、铁锹,沿着路边仔细清扫,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边沟里,堆积着落叶、树枝和各种杂物,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他们不怕脏、不怕累,用铁锹和耙子将杂物一一清理出来,停车带上的生活垃圾,他们全部“打包带走”。路域环境整治的工作范围广泛且频率极高,但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日复一日,只为给过往司乘人员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出行环境。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雪天一身霜,栉风沐雨,只为您一路坦途!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