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18291891286/029-88662823
欢迎光临公路养护网官方网站! 登陆 / 注册 /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风采>>以青春之名续写公路人的传承与担当
以青春之名续写公路人的传承与担当
日期:2025-04-10来源:静宁公路段作者:柳宏祥

路是血脉:在平凡中见证不平凡的坚守

清晨的静宁公路段,晨雾未散,养护机械的轰鸣声已划破寂静。作为一名入职不到两年的公路新人,我曾以为“养路”不过是扫扫路面、填填裂缝的简单工作,直到亲眼目睹那些刻在风雨中的身影—— 暴雨倾盆时,范小龙站长浑身湿透,在高速公路上挥动警示棒,泥水裹着汗水从安全帽檐滴落;

深夜的压路机驾驶室里,马晓红副站长紧盯前方,车灯划破黑暗,沥青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烈日当空,养路工人围坐在路边,捧着饭盒狼吞虎咽,身后是刚修补完的平整路面;

马永红站长推着灌缝机缓缓前行,额头的汗水似清晨的露珠,他的目光却始终锁定在裂缝上,仿佛那是需要精心缝合的伤口。

这些画面让我明白:公路人的坚守,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常,更是“险情不退我不退”的誓言。他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道路的平安,用双手托起千万人的归途。正如老职工苏普红说的:“路是咱们的脸面,路平了,心里才踏实。”

坚守即信仰:从铁锨扫帚到机械轰鸣


初到公路段时,老邓头的故事让我第一次触摸到公路文化的温度。这位庄浪河滩里筛过沙子的老头,讲起“鬼故事”时眼中炯炯有神,可当他说起两人一夜间筛出一车沙子的往事,声音突然低沉:“那时候哪有机械?全凭一双手、一副肩。”他布满老茧的手比划着筛沙动作,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青春岁月。

老一辈公路人的标配是扫把和铁锨,他们的坚守带着粗粝的质感:

“铁锨精神”:一锨一铲疏通边沟,弯腰弓背清理塌方;“扫帚哲学”:日复一日清扫路面,在重复中磨砺匠心;“人肉标尺”:徒步巡查数十公里,用脚底板感知路况。

而今,我们这一代新人赶上了好时代:扫路机替代竹扫帚,装载机代替人力搬运,无人机巡检让悬崖峭壁不再危险。但机械轰鸣声中,传承从未断绝——马晓红手把手教我操作压路机的精准把控,范小龙在防滑保畅时喊出的“跟我上”,马永红灌缝时那句“慢慢来,控制好速度”的叮嘱,都是新时代公路人接过的精神火种。

梦想照进现实:在变革中书写公路新篇章


两年间,我亲历了公路行业的蝶变,也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机械化解放人力:从老邓头筛沙子的铁锨到智能养护机械,劳动强度降低,但“精雕细琢”的匠心理念仍在延续;

数字化赋能管理:道路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路况,无人机巡查地质灾害点,但“用脚步丈量责任”的传统依然是必修课;

安全与效率的共生:新型反光标志、智能融雪剂撒布机提升作业安全性,而“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初心始终如一。


路的尽头是星辰大海

站在静宁的山坡上,看着满载货物的车辆从我亲手修补的裂缝上驶过,我突然懂了:公路人的梦想,从来不是个人的诗与远方,而是让每一条路都成为通往幸福的纽带。从老邓头筛沙的铁锨到智能化的养护机械,从范小龙暴雨中的背影到马晓红深夜压路的执着,一代代公路人用坚守浇筑道路,用传承照亮未来。

如今,我心中那颗“公路人的种子”已悄然发芽。它告诉我: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坚守是根,梦想是翼。新时代的公路人,既要握紧铁锨传承“铺路石”精神,也要驾驭机械书写“智慧路”华章,让每一条公路都成为见证坚守与梦想的时代丰碑。


——为一线助力、为基层发声!欢迎您加入公路养护网VIP会员。我们将选择优秀作品,在公路养护网全系列平台做进一步宣传和推广。微信627361748

敬请关注“公路养护网“头条号、道路养护平台视频号、公路养护网公众号、公路养护网视频号、道路养护公众号。

监理检测网校公众号、试验考试学习公众号、监理检测考试公众号,监理检测网校视频号;招聘求职请微信搜索监理检测人员公众号。


共0页/0条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回复

回复标题:
回复内容:
自定义标题
段落格式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