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入夏,正值公路养护黄金时节。作为区域交通的重要动脉,G244线、G312 线长期承受重载交通压力,加之夏季高温影响,部分路段车辙深度最深达 3 厘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降低驾乘舒适度。自5月6日起,泾川公路段对G244线、G312线重点路段的车辙病害展开精细铣刨专项治理行动,以毫米级的精准作业推动养护模式创新升级,全力为人民群众便捷出行打造安全、优质、舒适的公路通行环境。
将路面车辙铣刨工程列为重点攻坚任务,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下沉养护作业现场,明确划分技术督导、安全监管、后勤保障等工作职责,构建起“支部统筹全局、党员冲锋在前、全员协同作战”的高效工作机制。每日,班子成员都会深入 G244 线、G312 线施工现场,督导施工进度,协调各方资源,及时攻克施工难题。通过-引领,为日常养护工作注入强大动力,确保责任落实环环相扣、任务执行层层到位。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勘查,对车辙深度、影响范围及基层状况进行精准测量;针对复杂病害路段,制定“一路一策”的精细化铣刨方案,科学确定铣刨范围与深度,实现对车辙病害的“靶向治疗”,从根源上消除行车隐患。
为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泾川公路段建立起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体系。在质量管控方面,对铣刨、运输、清扫等各个环节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技术人员实时监测铣刨深度、平整度等核心指标;同时,突破传统作业模式,以“毫米级标准、工匠级要求” 严格把关,将施工误差严格控制在±2毫米以内,真正做到“精准除患、不伤基底”。针对不同类型的车辙,采用“阶梯式分层铣刨”工艺,最大限度保留路面结构强度。同时,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度,党员技术骨干全程参与质量管控,确保每一处铣刨面都达到高标准施工要求,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品质工程。
多维防控筑屏障,严守安全施工线
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始终,构建起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严格规范设置作业区警示标识,安排专人疏导交通,保障施工与通行有序进行。针对铣刨设备运行、材料转运等关键环节,制定专项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持续推行领导“包保”、技术安全人员旁站监督制度,强化安全风险辨识、管控;针对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点,建立隐患台账,限期整改,确保隐患闭环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安全示范岗”,带动全体人员强化安全意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从病害诊断到施工完成,从黎明初起到星夜降临,泾川公路人始终奔忙在路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系统化治理和精细化养护,显著提升公路通行质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