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公路防汛“七下八上”关键期,强降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防汛形势严峻。为有效应对极端天气挑战,全力保障路网安全畅通,2025年7月2日,华亭、崇信两地公路段牵头组织召开“一路多方”联席会议,聚焦S203线铜城峡高风险路段(K36-K45),共商共研防汛防灾与应急联动大计,吹响主汛期公路安全保通“集结号”。
多方聚力,构建协同作战“铁三角”。会议汇聚了华亭、崇信两地公安交警大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及公路养护部门的核心力量,旨在打破地域和部门壁垒,构建统一指挥、高效联动的作战体系。会议明确了极端天气下各部门的核心职责:一是公安交警担当“疏导先锋”。负责灾时交通管制、人员疏散、秩序维护、绕行公告发布,并在汛期加密巡逻频次,紧盯事故易发点。二是交通执法队当好“秩序卫士”。配合交警管制限行车辆,协调应急运力转运物资,勘验路产损失,查处损毁路权违法行为。三是公路养护部门作为“抢通主力”。强化巡查监测,灾后第一时间调集力量,清理塌方、抢修路基、加固边坡、修建便道、疏通排水,严防次生灾害。
机制赋能,筑牢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生命线”。针对汛期险情突发性强、处置时效要求高的特点,会议重点强化了协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响应迅速、处置高效:一是加密巡查,实时共享路况。主汛期及恶劣天气期间,各方将显著加大巡查力度,通过“一路多方”联络群、应急值班电话等渠道,第一时间互通路况、灾情、管制信息,确保信息同步。二是快速响应,协同赶赴现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各方须闻令而动,立即按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火速集结力量赶赴现场,争分夺秒开展处置。三是深化协作,合力抢险保通。现场处置中,各方力量需深度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完成清障、抢修、疏导等关键任务,共同构筑防汛减灾的铜墙铁壁。四是规范报送,严防“信息倒流”。 特别强调灾毁信息报送的规范性与时效性。要求各单位在发现或接报塌方、阻断等险情时,必须第一时间通过既定渠道互通共享,并包含路线、桩号、灾毁类型、影响范围等关键要素及现场负责人联系方式。严防因信息迟滞、要素不全或口径不一导致“信息倒流”。严格落实交通运输部“首报要快、续报要准、终报要全”的要求。
对标上级,严格落实“三管三应三落实”。会议还组织学习了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对汛期公路“三管三应三落实”的落实情况开展调度的紧急通知》(交公便字〔2024〕318号)及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相关文件精神和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部署要点。与会各方一致表示,将严格对标上级要求,狠抓“三管”(管理、管控、管制)、“三应”(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三落实”(预警责任落实到部门、线路、人员),强化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密巡查频次,科学实施管制,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各项防汛措施落地生根。
此次“一路多方”联席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华亭、崇信两地围绕S203线铜城峡路段防汛保通工作,建立了更加紧密、高效、规范的应急联动机制。多方力量的攥指成拳、协同作战,为打赢主汛期公路安全保卫战,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共同筑牢了防汛安全的坚固堤坝。(通汛员:杨红军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