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口公路分局管养的国道G326秀河线K1431+000-K1434+000段和省道S314马河线K70+000-K77+000段上,一台大型的同步碎石封层车正匀速行进,紧锣密鼓的实施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作业,全力为群众打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河口公路分局合理选用同步碎石封层技术,通过同步碎石封层车将石料和沥青以一致的步调同时铺撒到原路面上,经压路机或自然行车碾压形成较薄的路面整体“保护层”,起到了沥青路面防水密封、抗滑性能提高和路面平整度优化的作用,同时也预防了路面病害的频发,大大提升了道路的整体形象,也提高了群众出行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在正式施工开始前,管养人员已提前对出现的路面病害进行了处治,解决了路面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等问题,为保障后续施工路面的平整性打下了基础。为了把路补得又平又结实,河口公路分局在材料上可下了“绣花功夫”。选用的石子大小非常均匀,就像精心筛选过一样。更关键的是,这些石子在铺路前,都提前用专业设备进行了处理,用很少量的沥青,给每一颗小石子都“穿”上了一层薄薄的“胶水外衣”。同时,他们还像配比秘方一样,严格控制好每平方米路上该撒多少石子和多少沥青的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当施工车同步把石子和滚烫的沥青撒到路面上时,每一颗裹着“胶水”的石子都能和沥青牢牢地“抱”在一起,粘得特别结实。最终,铺出来的这层“保护膜”质量杠杠的,路面自然就平整又耐用!
工程技术股股长李东芳对此技术评价道:“同步碎石封层就像给生病的道路做了一次‘微创手术’。它针对路面早期病害精准高效处理,成本低、速度快、效果好,显著减少了‘开膛破肚’式大修对群众安全便利出行带来的冲击”。
经过全体养护人员的努力,河口公路分顺利的高质量完成了8公里共计56000平方米的同步碎石封层施工,为公路生命活力注入一针强心剂。从“被动修补”到“主动防护”,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应用,彰显了公路养护从粗放向精细、从耗时向高效的转型跃迁。这条裹着“科技铠甲”的道路,不仅承载车流,更承载着民生温度与发展智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