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盘山西麓的褶皱里,在葫芦河蜿蜒的臂弯中,静宁县的公路如琴弦般铺展,弹奏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作为黄土高原腹地的交通枢纽,静宁公路养护人以匠心为墨,用科技作笔,描绘着“畅、安、舒、美”的动人画卷。
一、通途织就富民梦
当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养护工老张已带着他的“十八般武艺”上路了——扫帚、铁锹、割草机,这些工具在他手中化作魔法棒,将散落的石子归位,让堵塞的边沟畅流。在静宁,像老张这样的90多名养护员,正用脚步丈量着每条道路的呼吸。这些蜿蜒的大动脉,让苹果产业园的果香飘向远方,让山货走出深闺,让城乡融合的梦想照进现实。
二、匠心守护阡陌情
在G312沪霍公路和G566吉天公路油路修补现场,干法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如黑色绸带,在摊铺机下舒展延伸。这种创新工艺不仅降低成本15%,更将施工机动性提升50%。而经过“小改小革”的多功能除雪车,在冬季变身“公路美容师”。静宁公路段技术人员的智慧结晶,让养护工作从“体力活”向“技术活”华丽转身。
三、破茧之路再出发
站在新时代的路口,静宁公路养护人正以“绣花功夫”雕琢每条道路。他们深知,这不仅是对131.551公里普通干线公路的承诺,更是对全县48万人民的责任。当苹果红遍梯田,当物流车穿梭山间,那些身着橘色工装的身影,依然在晨曦中忙碌——他们是黄土地上最执着的“织路者”,用坚守与创新,让静宁的每一条公路都成为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回复